兒子去世快三年了,徐州睢寧縣的張小桃仍不時翻出當年的賬簿,上面記載著一筆筆捐款的明細。為給兒子治療白血病,她舉債7萬多元,接受捐款數萬元,但最終沒能留住兒子。不過,她沒有把剩餘的捐款用來還債,而是捐給了同樣患有白血病的孩子。
  張小桃是一名孤兒,在即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時候,張小桃希望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,為“我是誰”做個解答。
  現代快報記者 劉清香
  實習生 卜石 文/攝
  突來的噩夢
  張小桃1987年出生,具體生日無從查考,出生不久被睢寧縣李集鎮徐廠村村民張宏江收養。20歲之後的幾年裡,張小桃結婚、生子、孝敬老人,生活一帆風順。沒想到,2011年下半年,5歲的兒子突然被查出白血病。
  張小桃和丈夫收入不高,“家裡能賣的基本都賣了,後來又找親戚朋友借,湊了十幾萬元帶著孩子去蘇州看病。”張小桃說,在蘇州一個月,錢花光了,只好回老家。
  當時的張小桃面對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抉擇:放棄治療,還是繼續求醫。“我是不可能放棄的,但丈夫開始逃避了,從蘇州回來後他就到外地打工,一直沒有回家,也很少寄錢回來。”
  張小桃開始四處張羅借錢,“打了幾十個電話,一分錢都沒有借到。我不怨他們,沒有還錢的能力,人家怎麼會把錢借給你。”
  在朋友的提醒下,張小桃找到媒體求助。前前後後,好心人一共捐了七八萬元。
  剩下的捐款
  然而,兒子的病情已經惡化。2012年正月十五那天,兒子離開了人世。想起當天的一幕,張小桃仍然有些迷茫,她不知道自己當時在想什麼,又做了什麼,腦子裡一片空白。
  孩子走後,張小桃那幾天一直卧床不起,除了心疼、難過,她開始為以後的生活打算,“我從床頭櫃里翻出賬本,細細合計了一下,一共還剩下12000元捐款,欠債7萬多元。”
  張小桃想把剩餘的捐款再捐出去,遭到丈夫強烈反對。但張小桃肯定地說,“這錢一定要捐出去”。
  因為意見不合,丈夫一氣之下離家出走,自此,這段持續了6年的婚姻破滅。
  那年3月,張小桃帶著12000元錢來到徐州慈善總會,表示要捐給患有白血病的孩子用來看病。當天,徐州慈善總會聯繫上睢寧縣王集鎮的一名患病兒童,張小桃親手把錢交給了孩子母親。
  特殊的家庭
  喪子之痛和離婚之苦,讓張小桃覺得自己的人生仿佛到了暮年。“我只有努力工作讓自己好起來,之後去了保險公司做業務,收入比在外地打工高不少。”一年後,張小桃把債務還清,開始迎接新的生活。
  張小桃出生不久就被養父張宏江收養,成為一個特殊家庭的一員:單身的養父和叔叔、高齡奶奶以及她自己。兒子去世不久,3位長輩齊齊病倒。
  “三位老人都住院,我上午照顧老人,下午去上班,後來他們又轉院到睢寧縣城。當時真是不知道怎麼挺過來的。”幸運的是,除了叔叔留下一些後遺症外,奶奶和養父都順利出院了。
  雖然忙碌,張小桃說她覺得自己是應該付出的,因為家人對她“太好了”。小學畢業後,張小桃不願意讀書了,擔心給家裡增加負擔,家人多次勸阻也沒用。“我覺得這個家很溫暖,在他們眼中,我是個寶,在我的眼中,他們也是寶。”
  未了的心愿
  因為傳遞愛心,將未用完的捐款捐了出去,張小桃成為2012年度“睢寧好人”,在次年舉行的頒獎典禮上,縣政府給予她5萬元的獎勵。“這筆錢讓我的生活有了很大起色,社會給予我的幫助太多了。”
  生活逐漸走上正軌。去年經人介紹,張小桃再婚了。更讓自己欣慰的是,她的第二個孩子即將出世。不過,仍有一件事讓張小桃很疑惑:自己來自哪裡?第一次想尋找問題的答案,是在兒子患病時,“當時想找到親生父母,看看能不能給孩子配對,但那時候沒有精力去做,一直耽擱到現在。”
  張宏江說,小桃是在出生第4天抱回家的,“是通過中間人介紹,從隔壁村一個村民那裡抱來的。中間人已去世多年,那位村民也是從別處抱來的,也沒有什麼線索。”
  張小桃說自己會找下去,“不過,就算找到了,也會繼續現在的生活,我不會丟下現在這個家。”  (原標題:“好人”張小桃想找到親生父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dqokvaakwh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